现实当中,回忆有人做,一般在背诵时;总结也有人做,一般在复习时,尤其是在总复习时。但是,把两者结合起来,却很少有人去做,尤其是在每一次学习活动结尾,几乎人都短缺了这样一个关键的程序和工作——回忆总结。正是由于这一极其重要的工作的短缺,才导致了我们目前学习效能的低下,才导致我们虽然在时间和精力上作了大量的投入,但学习的水平和境界却迟迟得不到长进。那么,怎样理解这一操作程序对于学习的意义,为什么非得在学习的结尾加上这一工作呢?
学习的目的,在于把各种属于客体范畴的知识转化为主体的内部图式.从而实现对事物的完整把握。但是,学习对象的复杂性及其主体能力的限制,决定了这一目标的实现通常不会是一个简单的、干净利落的过程,更不会是瞬间的直觉顿悟,而是一个渐进累积和逐步建构的过程,是主体在与认知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一次次各具形式和内容的具体学习,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积极的思维运作,借助于多种形式的加工手段和认知策略逐步地向目标趋近的过程,较后达到对事物的认识和整体把握。
正因为如此,在实际的学习中,不论我们是听课、看书,还是做作业、讨论问题,也不论我们采取怎样的加工手段和学习策略,都是针对特定的学习内容和对象而展开的具有不同目的、不同形式、不同规模并且彼此有着密切联系的学习行动,在达到较终的学习目标之前的一个时间断面,我们对客体内容的掌握必然会处于的状态,但这种状态通常不会是“全”或“无”两种极端形式,而是各种不同的中间状态,是各种不同程度与水平的半成品。
也就是说,对于某种特定的学习内容,通过一个时段的学习(如45分钟或一周后),必然会表现出某种学习的成效,我们对内容的掌握都会达到的程度,客体内容的各种信息在我们大脑中都会留下深浅不同,状态不同的特殊印迹:从记忆角度来看,有些记得很牢靠,一想就出来,十分容易和真切;有些则记得不太牢靠、不太准确,需仔细回想、追忆;有些则只记住了部分和片断,只能做局部的再现,其他部分则没有什么印象或产生了错误的记忆;有些内容则从整体上就没留下什么痕迹。从理解角度来看,有些内容已经充分地理解了,我们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有些是思考了半截子的间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工完善;有些是搅在一起、理不出头绪的念头,事物的真相还处于模糊和混沌状态。
总之,在每次学习的结尾,在达到较终目标之前的每一个阶段,我们对相关知识的把握,处于一种不均衡、不完满的状态,其中,有些已经完全理解和掌握了,有些只是理解了部分意思或记住了部分,有些则处于完全陌生和空白的状态。也就是说,与完全掌握所呈现出的清晰明朗状态和完整图式相比,我们对该知识的把握,从整体上来看处于一种不成形、不成文的边界模糊的状态,同时,这种情况和形势也处于一种特殊的关口和临界状态,随后我们的态度和行为选择,将决定这种状态的走向和发展趋势:
一种是回忆总结的强化,它可以使我们先前的学习效果发生根本的良性质变,也使得前期的学习因此而画上一个相对完整的句号,同时也为随后的进一步学习创造好一系列有利的条件和态势;另一种就是就此罢手,告一段落,这样就会使先前学习所构筑的不稳定战线和格局迅速地发生逆转甚至崩溃,导致许多本该占有或已经占有的信息的流失,大大降低了此阶段学习本能取得的成效或本该达到的境界,造成了许多不该有的损失和浪费,并为后续学习造成一系列麻烦,埋下一系列隐患。而实际中,人们通常采取后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