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争议为什么会这么大,大到支持变法和反对变法的两派几乎势不两立?归根到底,也就是两件事情。第一件事:
第一,王安石的“政策”,简单的讲就是“增收节支”,在政策设计上,是以牺牲“地主士绅”的利益为代价,来使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那么必定会带来“既得利益者”的不满。王安石认为“不增加老百姓的负担的前提下,增加的税收收入”,是一个理想的“国富,民也富”的好办法,但是这个办法明摆着就是奔着从富人那里增加税收去的,比如对商业的垄断。
在节支方面,王安石虽然看明白了由于仁宗时期(实际上是各朝的积累)的所谓仁政,整个因为包括军队,官员的冗员过多,加上朝廷的开支过于庞大而财政负担沉重,简单的讲,就是养的兵太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过于庞大,加上朝廷的“公务支出”太猛,使得每年的税收绝大部分用于养兵,养人和“三公支出”,用于支持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但是在如何节流的问题上,却没有一个系统的办法。
强调增收,而不能有效控制支出 ,这就是一个不平衡的“改革设计”。
所以,在王安石提出自己的改革设想的时候,就遭到了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所谓“保守”势力,也就是地主士绅的势力的激烈反对,司马光认为,的税收收入已经很高了,要想改革,重点应该是“节流”,而不是“开源”。
争论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