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我们都知道这是清政府指挥的一场战役,那么慈禧太后甲午战争有什么联系?在甲午战争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清朝是输了,但慈禧却打击了光绪皇帝和李鸿章。
1、1889年迫于满清权贵压力,慈禧不得不让光绪帝亲政,自己去颐和园“颐养天年”幕后操纵朝政。光绪自然不甘心当傀儡,在老师翁同龢等人的帮助下,经过两年多的博弈慢慢从慈禧手中抢到一部分实权。面对这种局面慈禧没办法明面反对,实际上是在一步步失去实权,但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让慈禧看到了机会。
不论咱们怎么看待慈禧太后,但是在清朝末年她是一个能够整合各方政治势力对外作战的人。甲午战争爆发后,慈禧隐藏幕后不出头甚至于故意制造主和声势,而光绪帝年轻气盛自然一力主战。可惜光绪空有主战之心,却连自己手下的大臣都控制不住,翁同龢等人一方面逼着李鸿章作战,另一方面在粮饷、后援方面拖后腿。
较过分的是北洋舰队前方作战,翁同龢等人各种造谣中伤、栽赃陷害李鸿章及其下属的北洋将领;山东巡抚李秉衡和李鸿章早有矛盾,在甲午战争中手握雄兵,却故意不救援北洋舰队的几大基地,坐视刘公岛、威海卫等水军基地被日本人困死、攻陷。
光绪帝见到各路战场的溃败慌了手脚,不得不请出“颐养天年”的慈禧太后来收拾残局。慈禧出山后启用恭亲王奕訢主持总理衙门开始谋求和谈,再次趁机夺走了光绪手中的权力。经过甲午战败的打击,光绪帝在朝野的威望大损,难以威胁到慈禧太后的执政地位了。
2、李鸿章崛起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主持洋务运动,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手中雄兵在握坐镇京畿地区。李鸿章位高权重、威望太大,已经成为满清权贵的眼中钉肉中刺,慈禧对其也是忌惮。但是汉人督抚大势已成,没有借口慈禧也不敢动李鸿章,而中日甲午战争是个机会。
中日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就是朝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黄海、渤海地区,这些地方都是李鸿章手下部队的防区,慈禧明白不论打胜还是打败李鸿章都没了威胁。李鸿章对日作战赢了,手下的大军也是损失惨重难以威胁到清廷了;要是输了,清廷自然可以问责李鸿章,将其撤职查办,李鸿章一辈子的名声也就全毁了。
所以甲午战争期间,名义上李鸿章是慈禧太后后党的人,但是慈禧太后就眼看着帝党朝臣各种坑害、拖后腿,从来没帮过李鸿章一下,较后打输了还把李鸿章推出去背黑锅、签署卖国条约。李鸿章晚节不保,背着满身骂名被解除了担任25年之久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投置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