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二年级主要就是一些基础知识。有些还是,是花了很多时间都没有学好,那么这些孩子的学习力可能就没有培养出来,以后出现大幅波动几乎是可以预见的。而有些孩子,尽管成绩不拔尖,但是这些孩子如果有专研精神,自己喜欢的东西能玩得特别好,那么到了三年级之后,静下心来,很容易就能追上。
所以,我一直认为,与其关注成绩,家长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动力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当然,这些培养,又是比较难的,甚至过程是比较痛苦的。
一个学习没有动力的孩子,即便是成绩好,后劲也是不足的。这样的孩子,依赖于父母或者培训机构的帮助,尽管取得了一时的成绩,但是却养成了被动接收的习惯。这个习惯到了后期高年级,反而成了障碍。
我们都说悟性很重要,但是什么是悟性呢?悟性不是简单的理解,而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知识建立联系,可以从无到有的生成理解,这是智慧。
现实的情况是,知识可以传授,但是智慧是不可教的,需要自己悟。如果大脑习惯了接受,那么悟性就会减少。悟性更像是被逼出来的,是大脑无数次尝试之后猜得到的。
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知识性的教育,能够培养悟性的很少。培养孩子的悟性,更多的依靠家庭,而家长,明白的又不多。就算是明白,能够坚持的也很少。毕竟,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简单的检验的方式,你就看自己孩子学习感觉到有成就感还是痛苦?孩子生活中学习上是依赖大人的指挥还是能够自主计划?孩子平时的生活是否有规范性?
如果孩子平时生活有规则,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活,能够自己独立照顾生活起居,那么这样的孩子一般心都不会太乱,学习比较容易掌控。
如果孩子平时欲望很重,被自己的欲望牵引。电视,游戏,无聊发呆等占据了很多时间,那么孩子的内心是混乱的,学习起来就麻烦。
重塑孩子,需要很多的细节,而不是简单的一剂猛药就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