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改变一个人的态度的确不容易,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除非自己喜欢或者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改变。相对孩子来说更不容易,主要在于他们暂时不会为生存而忧,认知水平也还达不到那种程度。所以要想改变孩子,就得激发他们的内在驱动力,自己要想改变,而不是别人让他改变。具体到方法,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不强迫。
想信做为成人,我们都有深切的体验,越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事越是不愿意做,即使做了也会敷衍了事,满心不满与埋怨,更有甚者会反抗,这样不仅人际关系搞不好,而且自己也不痛快。所以个人认为要想孩子爱学习,第一要素是不强迫孩子。強扭的瓜不甜,强迫孩子学习,反而会厌学。
2.从兴趣入手。
孩子们在生活中肯定会有自己喜欢的事情想做,先排除看电子产品。如果孩子喜欢绘画,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与父母比赛为学习某事即性创作一副画,或者演讲一段话,编一首曲,让孩子从玩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且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画出更加的画。不断鼓励他的进步,只要孩子愿意尝试,离转变态度就不远。
3.用身边事进行时机教育法。
时机教育收效明显,在生活看到的、听到的相关孩子教育,学习的热点,我们就与孩子讨论。他的看法,父母的看法,从这些讨论中孩子会习得一些处事的方法,并且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的引导,长期以往孩子就会转变态度。当然在讨论的过程中切忌以此事去教育孩子、打预防针等等,而是通过事件引发孩子的思考,把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深透到他们的思维之中。
4.阅读。
孩子喜欢阅读的内容支持,不感兴趣的内容共读,或者家长读后讲给他们听。可以读些名人自传,让孩子们了解名人成功的方式。阅读真是把钥匙,喜欢阅读的孩子,学习态度不会差。
5.父母做榜样。
这一条也很重要,学习型家庭离不开父母的引路。如果父母都在不断的学习,积极上进的心,孩子们会铭记于心,并模仿。花大力气去改变什么,不如用行动去影响。
总之,我们家长都希望,孩子们拥有爱学习的态度,通过学习改变人生,毕竟孩子们的阅历浅,生活条件优越,他们很难有这种危机感。所以,只有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方式,去引导他们才能有所收获。不要只观注一个点,要关注整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