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需要有内驱力。那么我们来看看内驱力主要是受什么影响呢?
美国有个教育理论叫作《自我决定论》,里面提到3个要点:
归属感,自主感,胜任感。
归属感:
让孩子感觉自己在学习中不被排斥,获得支持。这一点就很难了,因为我们的教育模式是竞争性的,需要通过考试分数的比较,通过排名来评定孩子的优劣。所以很多孩子会因为分数问题,被批评指责。这不单是学校老师,同时也包括家长。
另外,能否得到老师认可也是影响孩子学习情绪的一个因素。有些孩子坐不住,精神不集中,自然免不了被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这部分孩子,因为没有培养出安静听课的能力,往往经常做出让老师头疼的事情。
一开始,老师可能可以慢慢引导,但是如果孩子长期处于无法管理自己的状态,老师也会逐渐失去耐心。较后就变成孩子感觉自己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变得厌恶老师,较终厌恶学习。
解决之道:
尽快让孩子适应学校的授课模式,在家里培养孩子安静听课的习惯。在做作业是不要中途打扰孩子,对于坐不住的孩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孩子连贯地做完作业。
多拥抱一下孩子,多和孩子做一些亲密接触,让孩子感觉到你爱他。
自主感
现在的孩子缺乏自主感,很多家长给孩子安排过多了,让孩子感觉不到自我决定的感觉。
试着让孩子自己做些决定,比如和孩子商量回家做作业时,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做完作业适当给孩子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粗心,就是因为这些事情都不是孩子自主决定的。国外有个不错的引导孩子的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讨论,什么事情是重要的,需要要做的;什么事情是自己喜欢做的。用一个表格记录下来,然后一起排序,把事情先后做个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