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感
学习是一项消耗脑力的活动,需要一个阶梯一个阶梯来。同时,孩子刚开始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模仿。老师和家长的示范重要,因为孩子的发展情况不同,所以学校的老师可能无法照顾到每个孩子。
这就要求家长自己耐下心来,给孩子弄不清楚的题目讲透。讲解的过程,较好是用一个例子,而不是用孩子的习题,否则你会发现,你讲完了,孩子把答案写上去。然后你问孩子,懂了没有?孩子往往就会说懂了,但是实际上她是不开心的,而且不真懂。
她之所以会说懂了,只是因为听得一头雾水,但是又不想继续动脑而已。
所以我们给孩子讲题时,尽量不要讲原题,需要稍微改编一下,然后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这个态度需要要有,作业是自己完成的。
现在家长花了很多时间来教育孩子,但是并不是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顾及到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
试着问几个问题:
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有选择权吗?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意识吗?孩子感觉自己能够完成学习的任务吗?孩子在学习中感觉到自己能行吗?
也许你会说:我的孩子精力不集中,不爱学习,总是学不会,做事粗心,老想着玩.....
这些都是表象,实际的原因是:学习不是孩子觉得有成就感的事情,刚上学的新鲜感过了之后,孩子开始厌恶学习。
试着和孩子一起做决定,不要自己一直规定孩子怎么做;
试着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鼓励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作业;
试着鼓励、肯定孩子进步的地方;
试着不要拿孩子跟别人对比;
试着以今天为起点来给孩子制定计划,你会发现,孩子有很大的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