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我们的学习,以需要为的各种动力因素同样要参与其中,而整个学习的过程也不可避免地要与这样那样的心理趋向发生关联,从而表现出各自特殊的动力效应,也使实际的学习表现出种种特殊的运行状态,而这些经历的累积叠加自然会产生特殊的态度体验。
例如,经过一个阶段和历程的学习后,每个人都会对学习形成某种特定的认识和感受:有的人喜欢学习,爱学习,对学习有一种特殊的情怀;有的人则感觉平平,说不上特喜欢,特好学,但也不太反感、抵触;而另一些人则反感,厌恶,惧怕,排斥,拿起书来就头疼。另一方面,对待不同的学科,同一个人也是有着不同的反应的:有的学科特别喜欢,甚至说的上是酷爱;有的学科说不上有多大吸引力,但也不反感;有的学科则极度厌恶,连书也不想翻,一上课就头疼,就犯困等等。这些现象所反应的正是我们的态度体验,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一般性的心理倾向,是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活动内容与主体的相关需要顺逆关系的反应,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和结晶。
其中,那些能够满足我们各层次的心理需要,给我们带来更多快乐和满足的学习内容,自然能产生积极的、良性的态度体验;反之,那些与我们心理需要和心理特点不符的内容,那些给我们带来更多焦虑、挫折感的内容,只会产生消极、恶性的态度体验。随后,这种业已形成的态度还会进一步参与到后续的学习中,对实际的学习产生更强烈更持久的影响。
比如,我们喜欢外语,这种态度便会弥散到每一次具体的学习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那么,它在外语学习中所起的通常就是动力作用;而我们反感数学,这种态度同样会渗透到每一次具体的学习中,那么,它在数学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显然就是阻力性的。至于说到每一次具体的学习,其动力形势除了要看主体与对象间稳定的关系外,还受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如兴趣的自然转换,情绪的起伏波动,外来事件的刺激,脑力和身体状态的变化等等,都会使我们的即时心态受到强烈的影响。例如,即便是我们喜欢的科目,我们也并不是随时都想学,都感兴趣,有时还十分厌烦,而不喜欢的科目,我们也有想学的时候,有时受到表扬、考试考好了或者受到别人成功的激励后,还会激发出特殊的热情和特别的干劲。
换言之,在某一特定时刻,人的兴趣状态和兴趣指向是很难把握的,如某一时刻主体是否特别想学某一内容,或者此时究竟对哪一内容较感兴趣,此一时刻各内容在主体心理处于什么状态等等,都受着复杂的因素影响,难以提前推测,也难以准确把握。总之,稳定的动力态势好把握、好推测,即时的心态、兴趣和动力倾向则是不断变化的,是不好把握的。但是,稳定的态度是基础性的,它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决定我们即时的态度和反应,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我们对具体情况的反应是与一般的态度相一致的:喜欢的科目在具体学习时,出现想学,愿意学,乐意学的概率更高;而同样的条件下,喜欢的科目比不喜欢的科目更容易被唤起对它的指向和行动。
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学习能够得到更多的动力支持,使我们能够更自觉自愿、更富有热情、更能的从事学习,就要努力地调整我们与学习对象的关系,以便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学习的态度,使我们能够喜欢上学习,热爱上学习,能够积极主动、干劲充足的从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