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快到了,帮助孩子转化考试压力之前,我们家长要做一些观念上的调整。
第一,考试它是对本学期学习状态的反馈,它不是对孩子是否的反馈。
考试只是反映我们学习的一个方面,但是每个孩子他都是无二的。你不能因为孩子没考好就觉得孩子不好,有否定孩子对孩子的尊重和接纳,应该是无条件的,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更能够看到自己生命的那份价值。
换句话说,孩子考得好不好都与他是否无关。
第二,考试是人生过程当中的一次经验,它不能够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之前有一个学生咨询,原因是第一科数学考试没有考好,心里特别难受,甚至不想活了。
问他,就一科考试没考好,你怎么就会有不想活的想法呢?
她说她是理科生数学考试特别的关键,如果数学考不好就会影响整体成绩甚至影响中考。
他把每次考试都当做决定自己命运的机会,从而影响考试的状态。
有些家长在大考之前也会给孩子无形当中增加很多的压力,会对孩子说你要是考不好上不了好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
但试想一下,一辈子那么长。怎么可能就会因为一次考试就完了呢?
客观的说,或许重要的考试会影响我们的命运,但是不会决定我们的命运。
考不上大学,人生同样会有很多的选择,一样可以从事自己所喜欢的行业,一样可以去发展自己。
所以说无论考试结果如何,它只是一个过程,都可以成为我们人生路上一个宝贵的一个经验。
第三个,让孩子享受考试的挑战和乐趣,而不是为孩子考试成绩,去提供奖励。
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考试权力是属于孩子的,后者,家长成功的掠夺了孩子享有考试乐趣的权力。
举个例子:
比如说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许诺:好好准备考试,好了我假期带你去旅游。
家长是好心,但是这种承诺,会削弱孩子对当前情境的欣赏和喜爱,当你这么承诺了,就意味着考试成为了一项任务,而令人感觉到反感厌恶。
同时,这种条件下会让孩子觉得如果我没考好,那我是不是自己就不配与父母出去旅游呢?因此会更加对考试感到厌恶。
其实考试本身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对一学期的学习回顾检验,还可以定个小目标实现自己的挑战。
家长对孩子的奖励,反而会让孩子忽略考试的乐趣和价值,从而把它变成一种工作或者是一项任务,脱离了考试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