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其实天赋还是次要,贵在毅力。天赋说到底,是指一个人对某方面学习的悟性,悟性越高的人,一开始起点比一般人要高,可那仅仅是一个高起点。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了一篇散文《伤仲永》,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需要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仲永长到五岁时,连笔墨纸这些东西都不认识。忽然有整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 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到了仲永二十岁时,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说到毅力和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重要性,不得不提曾国藩,他天赋不高,一篇文章朗读了多少遍还背不下来。可他毅力惊人,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窃贼本想等曾国藩入睡之后偷窃,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窃贼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篇文章一字不落地背诵了一遍给曾国藩听,扬长而去。然而多年后,那窃贼因为“太聪明”没有读书的毅力被烟没一历史的长河之中,而曾国藩因为“笨”而坚持不懈地学习读书,较终成栋梁,成为晚清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曾国藩有句名言:“读书之志,须以困勉之功,志大人之学。”说出了读书学习的真谛。
从以上两个正反例子,不难看出,学习贵在毅力,而不贵在天赋。如果天赋又好,又有毅力,固然是较好的,两者具备就会更,速度更快。事实是多数人并不具备天赋,更多是靠毅力在坚持不懈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