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一位教育学者说:“人从事某种工作,效率较高的时间是新陈代谢较旺盛的时候。这时候的特点是体温上升。所以,夜晚型的人,如果想变成早晨 型,起床以后就该做做体操或散散步(达到稍微流汗的程度),以此使体温上升。这么一来,脑筋就变得清爽,读书意愿也比较容易产生。这样的习惯只要持续两个星期,就可以达到转型的目的。”
其实,无论对时间如何划分,无论在哪一时段读书学习,都要懂得如何运用较适合自己的时间,如果执行不到位,或者根本不想执行,等于自忙一场。
下面介绍的是人人可行的时间增进法。
1.不要总想在短时间里获得更多
可能一次学得少、读得少,但如果按时完成,也会有一种满足感(或是成就感),这样一来,对下一件工作就会产生积极意愿。例如,要背英文单词,不要一次想背好几十个,而是订下“一日一语”的目标,如果整天天地坚持,到毕业之时就可以背相当数量的单词了。这就是积少成多的道理。这个道理,由于太平凡,很多人都把它忽略了。
2.减少“读什么好”的犹豫时间
拟定计划后,时间一到,立刻把书本和各种工具准备好,先开始读再说。开始读时就在椅子上三心二意、左思右想,这是较要不得的。
3.不要同时做两件事,先把一件事彻底完成
在用功途中,注意力分散,或无法坚持做完,绝大部分是由一次做两件事而引起的。这样的结果可能是时间花费了,事情却没有完成。无论做什么事,要一件一件地,彻底完成后再做另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