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格受什么影响?父母要如何培养?

家庭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8-05-15 17:21:50

  性格在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意义,它是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的形成除了遗传素质和气质的作用外,后天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更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和父母性格的影响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总是以自己认为是好的性格,特别是自己所具有的性格特点,去有意识或无意识影响,教育孩子。

孩子,性格,父母

  和蔼、开朗、善良的性格特征,是美的性格特征。家长应该注意塑造自己的个性,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使孩子在父母性格的熏陶下健康成长。中国古代文学家苏东坡,智能优异,心灵纯真,为后人敬重。他对自己忠实,自然,对朋友坦诚相见。他即兴的诗文,就是美好心灵的自然流露。他给世人留下的作品常散发出生动活泼的人格,有时顽皮,有时庄重,但却真挚、诚恳,不自欺欺人。他如此有魅力的性格,其较初缘由是父母的熏陶和家庭环境的影响。父亲的和蔼、开朗、善良的性格,造就了苏东坡感觉强烈、思想清晰、文笔优美,行动果敢的特殊个性。

  有人说,母亲是孩子个性的雕塑家。但是,为了孩子的个性正常发展,则需要父母双方教育影响的和谐平衡。苏联儿童早期发展教育学家列娜·阿列克赛叶英娜·尼基季娜认为,女人由于生来的天性,她就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道德和美感,使他们具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精神财富和精微之处。不过母亲也有弱点,比如,对孩子总有一种下意识的担心,本能的行为——防止孩子出危险,对孩子过分溺爱。而父亲能比较好地培养孩子的勇敢、顽强、坚毅、独立等性格,比较容易教育他们进行体育锻炼和智力发展。和母亲一样,父亲也有弱点。比如过分严峻甚至残暴、生硬、急躁,也有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加快和催促孩子发展,缺少内心精微之处。只有父母的和谐,才是一种至善至美的教育。

  作为孩子的父母,在道德品质,心理水平等方面的要求都应该是高标准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好子女的目的。每一个家长都要有一颗温柔、善良的慈爱之心,要有良好的性格特点和个性行为,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孩子的成长做出楷模。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在和睦的家庭生活中,和谐的气氛里,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如何划分阅读时间对阅读效率有什么影响?(一) 下一篇:高考志愿填报知识你知道多少?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 暂无内容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