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老师们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可教的,有潜力的!若一个孩子有上进的心,愿意改变,几个月成绩就会有很大的长进!但是,完全不想改变,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做再多也是徒劳。而且,中高考改革之后,有三类考生如果再不改变学习上的一些习惯就有可能考不上好的高中的大学。因此,快来看看都是哪三种考生吧!
01.沉迷电子产品的同学
手机,是大人用来通话聊天的交流工具,偶尔用它休闲娱乐,缓解压力,可以。
你的世界就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你们每天都会见面问好,基本上不需要手机来维系感情,而且亲子时光和同窗岁月,要远远比那些花花绿绿的手机屏幕美好得多。
你说你也想用手机来消遣娱乐,你还没有长大,你的大好年华不能过早地虚度和消遣。如果你在较能学习的时候选择消遣,在较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等待你的必定是一个惨淡的中年,甚至是晚年。
● 对策:
想要休闲娱乐?可以。去操场跑步打球,去海边挖沙拾贝,去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到乡野田间仰望星空……这些都可以,既可强身健体,又可修身养性,都比手机里那个光怪陆离的虚幻世界来得有意义。
02.不注重总结的同学
很多同学在复习阶段不重视错题,做错的题目连答案都不该,或者仅仅把标准答案写在旁边,不去总结错误的原因、总结正确的方法,导致考试中一错再错,成绩难以增强。
对策:
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学习的难点所在。发现规律,抓住重点,才能能有针对性地复习补救。
所以,要整理一个“错题集”,每次作业、测试和考试之后,将其中错的题目都记录下来,这些很可能就是同学的知识漏洞。
家长也要督促孩子经常看这些题目,时间长了漏洞就会补上。
03.基础不扎实的同学
学习是一个持续、连贯的过程。每天的学习都需要按一个合理的顺序,每个科目的学习更具有前后连贯性。
如果其中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从而导致学习节奏的混乱,较后导致知识消化不良。
对于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还没掌握好,老师再讲新的知识,自然就会听不懂了。结果不懂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新的内容又纷至沓来,从而陷入“一步慢导致步步慢”的恶性循环。
对学过的知识一知半解,背诵、记忆时出错率多,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看似听懂了,过几天后一问三不知,经常需要翻书查看例题和知识点,做题和考试磕磕绊绊。
对策:
课前要有预习,预习效果怎么检测?
①试着对你所预习的内容提几个问题。
②试着复述。
听课时要有主动性,尽量在听懂的基础上做笔记,而不是一味抄笔记,否则根本就没有思考的空间,实在听不懂要标记出来,课下尽快找老师或者听懂了同学给自己讲讲。
复习要及时,并且要动脑。走马观花的浏览只能加深机械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进行思考。
对于一些书上的公式、定理、单词、成语等基础知识,自己可以做些归纳整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