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觉得语文成语就是要死记硬背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其实成语背后都有它的来源和典故,明白这些之后理解成语就非常快了,本期我们一起来看看“浮光掠影”这个成语吧!
一、“浮光掠影”什么意思?
浮光:水面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成语大词典》释曰:“比喻匆匆过目,观察粗略,印象不深。也比喻对待事情不细致、不认真。”
二、出自什么典故?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掠而过的影子。意谓未能深入,印象不深。语本唐·褚亮《临高台》:“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叶圣陶《游了三个湖》:“这回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写不成名副其实的游记,只是随便谈一点儿。”多作贬义。用于描写人不深入实际。
《镜花缘》一八回:“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朱自清《文心序》:“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茅盾《如何击退颓风》:“如果读者读完了一本书,却不见书中写到这些问题,或虽触及,亦只浮光掠影。”
清·冯班《钝吟杂录.卷五》沧浪云:“不落言筌,不涉理路。”按:此二言似是而非,惑人为最。夫迷悟相觉,则假言以为筌;邪正相背,斯循理而得路。迷者既觉,则向来之言还归无言;邪者既返,则向来之路未尝涉路,是以经教纷纭,实无一法可说也。此在教家已自如此,若教外别传则绝尘而奔,诚非凡情浅见所测,吾不敢言也。至于诗者,言也,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咏歌之,但其言微,不与常言同耳,安得有不落言筌者乎?诗者,讽刺之言也,凭理而发,怨诽者不乱,好色者不淫,故曰:“思无邪!”但其理元或在文外,与寻常文笔言理者不同,安得不涉理路乎?沧浪论诗,止是浮光略影,如有所见,其实脚跟未曾点地,故云:“盛唐之诗如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种种比喻,殊不如刘梦得云“兴在象外”一语妙绝。“略”通“掠”,为轻拂、轻拭而过的意思。
三、艺考文化课集训学校哪里好?
给孩子选择好的文化课补习学校考虑的因素非常多,不仅仅要好的师资,好的口碑,还要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好的食宿环境,更重要的还是性价比。小编的表妹也是今年2025年陕西的美术艺考生,她的文化课成绩一模只考了210分,但是专业课成绩是年级第一,虽然有专业课成绩的加持,但是她的妈妈依旧不放心,害怕孩子万一高考没有发挥好,这不就上不了本科了,所以也经常询问小编西安哪个艺考文化课集训学校比较好?小编经过搜索资料和网上对比,整理了这几家,可以给需要报艺考文化课的家长们一些小的借鉴。
1.西安大智优化学校
2.西安伊顿补习学校
3.西安成才学校
4.西安远东仁民学校
5.西安大唐补习学校
西安伊顿补习学校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