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孩子都会这样抱怨:“考得好了,他们就高兴得不得了,又是买这个又是买那个还到处夸赞我们。可是一旦考差了,他们的脸色立马就阴沉下来了,不停地唠叨批评,说我们没有好好学习,还说我们辜负了他们的一片苦心。”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在一些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事实上,除了责备和批评之外,很多孩子也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被父母打过,这样的做法让孩子更加不堪忍受。
梓希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他的父母都在城里,因为没有时间抚养孩子,所以只好把梓希送到乡下。梓希六岁的时候才回到父母身边,爸爸妈妈为了给他较好的教育,于是把梓希送到了全市较好的小学,毕业之后又让梓希进了重点初中。可是梓希的成绩并不是很好,这让父母很不满意,父母觉得对梓希做了这么多,可是他却拿不出好的成绩作为回报。然而梓希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父母根本就不在意自己的生活,只是一味地关心着学习成绩是否增强。梓希经常与父母吵架拌嘴,成绩也在不断下降。
梓希和他父母的苦恼也是很多家长和孩子深有体会的。一方面,父母为了孩子学习成绩的增强,不是找家教就是让孩子进辅导班,甚至不顾孩子的意愿单方面地把他送进环境好的学校,让孩子在紧张的状态下承受学习的压力。另一方面,孩子因为从心底对父母的做法不满意,甚至有些怨恨,虽然知道父母也是为了自己,可是自己就是不能转变对他们的看法。就这样,父母觉得孩子不争气,孩子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久而久之,孩子的成绩不但得不到增强,反而可能严重地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建议父母要学会辩证地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成绩本来就不错孩子,父母只需要让孩子保持他的水平,在没有感受到太大压力的情况下,可以向前冲刺,但是绝不能够硬性地规定孩子应该考多少分数。对于成绩并不理想的孩子,父母则要从孩子的心理出发,了解孩子成绩不好的真实原因,并且通过沟通与交流来帮助孩子,而不是味地责怪。孩子的进步需要时间来证明,而不是一次两次的考试就能够看出来的,也许因为很多原因,导致孩子在考试的时候没有发挥好也说不定,这并不能说明孩子在平时就没有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