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起血案中,给家长们敲响了警钟,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需要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孩子真要是遇到矛盾与纠纷时,会出于激愤盲目解决。韩老师给家长们以下建议:
一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进行预见性应对校园暴力伤害的教育和引导。在孩子小学五六年级时,家长就应预见性对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怎样与同学相处进行教育,并立下规矩。在这个阶段进行教育,主要是考虑到孩子尚未进入青春期,情绪相对平稳,波动性不大。结合青春期少年在校园内外发生的矛盾和冲突案例进行分析和引导,孩子容易听得进去。事实上,让孩子清楚进入青春期后,可能会遭遇校园暴力现象,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让孩子了解现实,提前做好心理应对的准备。
事例:有一位父亲,给上六年级的儿子讲往事。他谈到自已在上初中时,曾经经历过校园暴力的伤害。孩子听的很认真,并且关心爸爸,问爸爸是否当时很无助?爸爸说,当时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被同学欺负的事,不敢对大人讲,也不敢对老师说,生怕他们干预之后,欺负他的同学会变本加厉地更得寸进尺。儿子问,那后来呢?爸爸说,终于有整天班上有好心的同学实在看不下去了,悄悄找到老师汇报了我多次被同学欺负的事,老师马上调查并通知了家里人,我才算是被“解救”了。儿子问,那你之前为什么不敢向老师和家里人说呢?爸爸说,欺负的同学是一伙,不止一个人,他们威胁我说,如果我告诉老师或家里人,就会杀了我,我特别害怕。儿子问,如果我以后遇上了,我也会像你一样害怕。爸爸说,现在想来,其实怕是没用的,需要要勇敢面对,你不管遇到啥事,都要记住爸爸的话,我永远站在你身后,在校园里马上去找老师报告情况,由老师来处理。如果发生在校园外,你要第一时间告诉爸爸,我会及时处理。
这个事例中的父亲有责任感,他能够预见性教育儿子,让孩子有初步应对遭受校园暴力伤害时寻求帮助的途径。同时有了爸爸的叮嘱,孩子会内心拥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