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增长孩子的文学素养,帮助孩子进行语文积累。下面昆明一对一辅导老师为大家从1、基础识记,2、课外阅读,3、体验生活三方面整理家长应该如何帮孩子,希望大家可以受到启发!
1、基础识记
①基础识记离不开工具书
相信七天课堂的老师给大家分享过三本收藏的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各位爸爸妈妈是否知道应该给孩子准备什么工具书?是否已经准备好?
期中考试就要来了,有的家长会给孩子买大量教辅书籍,实际上对孩子没有太大的帮助,反而增加孩子负担。那么如何为孩子挑选辅导书?
两个方面:
1、选择辅导书的标准——根据孩子的情况分层,、中等、困难
2、书不在多,贵在精。吃透考点,总结方法
②基础知识的有效积累离不开应用
家长可以在平时和孩子的交流中,引导孩子多去使用所积累的词语,让孩子说出来,肯定有利于加深孩子的理解。
③基础知识的识记需要长期坚持
这里又提到了长期坚持的问题,而家长在这里起到的作用就是:监督。
孩子是否能够坚持积累?
每次课上讲过的基础知识是否已经复习?
作业中的错题是否已经改正提交?
较重要的:家长是否能够做到坚持督促?
#p#副标题#e#
2、课外阅读
又回到了这个问题:孩子读书多,为什么语文还是学不好?
关键词:书籍选择、有效阅读
①书籍选择
有家长问过小七,孩子想读网络言情、武侠小说,该不该让孩子读?
孩子平时特别喜欢看科幻书,对语文学习有没有帮助?
这都是书籍选择的问题。
这里小七还是要为大家强调名著阅读,只有经典的名著,带给孩子的思考和影响才是永恒的、无法磨灭的。相信七天课堂的老师们在各个年级的语文交流群里已经给大家分享了相关的阅读书目,请问各位爸爸妈妈是否知道?是否已经为孩子准备好?不要问老师该给孩子读什么,而要问孩子对这些书中的哪些感兴趣。
②有效阅读
不管是对于阅读题还是作文题来说,有效阅读都直接决定着孩子应对这两项考试的能力。
·关于阅读时间
课外阅读首先需要是一个长期坚持的工作,时间规划很重要,每天需要留出的时间给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家长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个相对明确要求:比如每天读30分钟,2周看完一本书等等。
·关于阅读效果:
关键词:①交流②记录③应用
交流: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是启发孩子思考的较重要途径。
七天课堂倡导家长和孩子共同看书,如果时间不够,至少应该看过大纲或者书评,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对孩子做启发。比如:书中讲了什么(道理),主人公形象如何?怎么体现出来的。结合自己的生活你有什么启发?以后可以怎么做?(进阶)
多问孩子“为什么”。当孩子认为自己什么都读懂时,只要问为什么是这样就行,问着问着孩子会发现自己思考的不足,长期下来会学会自己去查找。
记录:读书笔记、读后感
不要把它们当成负担,而是思考的精华。内容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有闻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需要长期坚持。比如:每个章节读完可以在写一点感悟,整个文章读完可以再写一下,然后对着目录看自、己是否有遗漏或是新的感悟。
应用:把平时的有效积累应用到口语交际和应试作文中,这一步需要家长和老师来牵引。哪些素材可以应用到哪些主题的作文,需要我们一起来启发孩子。
#p#副标题#e#
3、体验生活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课堂
有经历有体验,才有好思想、好文章。
①让孩子出去
家长不能总是让孩子“宅”在家中,要让孩子出去、带孩子出去,让孩子多做事情(做家务、看小孩等等),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而且孩子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写作的好素材。
每体验一种新鲜,都要问孩子感受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②让孩子了解
有很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沉迷于电视、网络,于是不让孩子接触外部世界,孩子对现在世界上和身边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这种做法和考试命题的趋势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一方面,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浏览获取来自外部世界的知识,但是毕竟孩子自制力有限,家长要做好监督;另一方面,也要和孩子多交流,孩子对事情的认知可能是片面的,需要家长和老师来引导他们的思考和认知。
方法遵循两点:
1、适合自己的才是较好的,要明白底线在哪,中间的步骤和方法根据孩子情况调整。
2、如何调整呢?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学习目标,以及相应的奖惩,给孩子成就感和信任。中间多放手,要适当提醒和及时给予孩子正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