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增长孩子的文学素养。下面昆明一对一辅导老师为大家整理分享什么是语文的“积累”,语文积累的主要方式,希望大家可以受到启发!
语文学习方法=积累+技巧
在语文学习的五大板块中,无论是语基、文言文、现代文、古诗词还是作文,所考察的内容无非都贯穿着对孩子的语文积累和答题技巧的考查。积累和技巧是彼此贯通的。就拿这张卷纸的语基部分来说,病句、句子排序题目考查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答题技巧,然而字音字形、词语、文化常识、综合探究运用、古诗文默写以及名著阅读类题目,主要考查的则更多是孩子的语文积累。不仅仅是语基,其他的板块也都贯穿着对孩子语文学习积累和技巧的考查,然而对积累考查的比重可能要大于技巧。
什么是语文的“积累”
1.语文积累的概念:
语文积累=有效的长期积累
很多家长都会问到小七:为什么孩子看了不少书,但是语文还是学不好?
答案:忽略了积累的有效性、长期性。
语文积累从无效到有效,需要要增加:
(1)质:接触→思考→运用
(2)量:需要长期坚持。
#p#副标题#e#
2.语文积累的方式
语文积累的三个较主要方式:基础识记、课外阅读、体验生活。
就从应对考试的角度来讲,这三者并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彼此之间相互贯通的。拿考场作文举例,写好一篇作文所需要的积累,既需要遣词造句的流畅,同时又需要从阅读和生活中挖掘到素材,所以语文学习的五个板块也是彼此之间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见,语文的学习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各部分知识点也是不可分割的。
(1)基础识记
就是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积累,包括较基本的字、词、句积累、标点符号、语文基本常识积累等。基础的识记重要。很多爸爸妈妈的一个固有观念是“我孩子的语基挺好的”,所以不重视。然而考试时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贯穿于各大题型,不可轻视。其实孩子和家长较难搞定的文言文、古诗词鉴赏题目,从本质上来讲,考查的就是孩子对于文言文基础的识记。
(2)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各位爸爸妈妈都知道,这里小七就不再赘述了。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重要性毋庸置疑。学好语文到底是不是孩子的天赋的问题呢?
有的时候,我们去询问一些语文成绩较好的孩子如何能够考到这么高的分数,他们可能并不能够具体地说出来有什么技巧,可能就是“凭语感”。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语感?应该如何培养?
其实,语感=经验。读书多了,自然会形成语感。
语感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孩子通过大量阅读而形成的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所以七天课堂老师们会分享孩子们去读名著,因为世界上一本经典名著,都是经过时间沉淀和考验的,书中的字词语句都是较准确、较精华的。孩子见多了经典、熟悉了名著中的语言运用方式的时候,当他再去做题,根据平时阅读的经验,就很容易判断出正确的东西。
语感的形成,只能靠大量的、长期的有效阅读来培养。
(3)体验生活
体验生活的重要性在于:
一是现在的考试已经越来越偏向于生活实际了
二是孩子的生活经历、当下的时事热点都是孩子可以用来写作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