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哪些方法比较有效?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是重要的,这对学生以后的影响也深远。老师们可以尝试:民主商议规范、把握管理方向(情绪管理、习惯管理、行为管理)、制定强制措施。今天伊顿教育云南昆明一对一辅导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详细的建议,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哪些方法比较有效?仅供大家参考。
图片来源:摄图网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既是一种教育的终极目的,也是一种手段。作为终极目的,是从学生的个体层面来说,教育学生学会管理自我;作为手段,是从班集体的层面来说,教师教育的对象不只有学生个体,更要面向一个群体,学生学会了管理自我,一个班集体的管理就要顺利得多。
那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呢?个人觉得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
一、民主商议规范。学生大多是未成年人,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常规及要求往往不清楚,所以要规范为先,让学生明确规则和纪律要求,行为都需要以此为前提。那为什么要民主商议呢?这主要还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要让学生明白:行为是他的行为,习惯是他的习惯,班级是他的班级。
二、把握管理方向。既为自我管理,老师需明确哪些是可以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哪些是可以为学生成长奠定基础的基本素质。个人认为,如下三个方面应该是重中之重:
1.情绪管理。一个人如果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那没有做不好的事情。越是关键时刻,情绪越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平时得训练学生,情绪上来了,一是多做深呼吸,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二是多想想结果,带着情绪可不可以做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2.习惯管理。学生的天职是学习,而学习能否坚持,成绩能否增强,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学生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学习习惯就异常重要了。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做好:一要有学习规划,二要按照规划完成学习任务,三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完成规划好的任务不做其他事情。在此同时,还需要配以的强制措施,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不单是学习习惯需要加强自我管理,思维习惯、行为习惯也是如此。
3.行为管理。学生自我管理较终是要落实到行为上,无论是学习、劳动,还是其它。这除了需要用班规去规范他,还要针对不同的性格的同学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比如,一件要做的事:胆大容易冲动的,要求他要三思,胆小不敢去做的,要多鼓励。
三、制定强制措施。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自我管理的能力还不够,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不如人意,如果没有强制措施,是很难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具体来说,可以有开始的强制监督执行,之后的未如人意的强制处罚。当然,这个如果有家长的密切配合,效果会更好 。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这既要调动学生本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有家长的积极参与,才能够更快更好的达到想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