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做好准备?家长们需要培养孩子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如:遵守规则的意识、积极主动的态度、积极主动的态度;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如:按时作息、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自己按课程表,整理书包、按时完成作业。今天伊顿教育云南昆明一对一辅导小编为家长们搜集整理了详细的建议,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做好准备?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图片来源:摄图网
所谓的幼小衔接,不过就是在上小学之前,提前学习一部分小学的内容。
这部分学习的内容,属于小学课堂正常教学内容,智商正常的孩子,都可以通过学习掌握。学校教材的基本内容,能难到哪里去?
但是,家长们太心急了,他们恨不得整天之内就让孩子学会拼音,学会算数,成绩,在悟空问答平台,有很多“怎样才能让孩子较快学会拼音?”,“为什么孩子学算数的时候,还要掰指头,有什么更快的方法吗?”这类的问题。
这些问题,很多都无视孩子学习、接纳新知识,所需要的收藏过程,是不可取的。
当然,幼小衔接,指的不只是这些文化课的内容
文化课之外的幼小衔接,指的是帮助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完成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过渡,做好适应小学生活的准备,并为其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培养小朋友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一、遵守规则的意识。
小学不再像幼儿园,比较松散,小学生们要坐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不能到处乱跑,上课也不能再叽叽喳喳,随意发言,需要遵守课堂纪律,听老师的安排,这一点的转变是比较大的。
如果有条件,可以提前带孩子去学校参观一下,如果能找到他的班级,甚至是座位,那就更有代入感了,可以在课堂上扮演一下老师,让孩子坐好听课,体验一下,并给孩子讲清楚规则,鼓励他遵守。
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在家里演示一下。
二、积极主动的态度。
和老师接触也好,和小同学交流也好,还是去学习文化知识也好,都需要孩子更加主动。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样的表现在学校会受到欢迎,赢得老师的表演和更多的朋友,鼓励孩子表现的更好。
三、独立自主的能力。
自己起床、穿衣,刷牙、洗脸,收拾书包,写作业,绝大多数学习、生活方面的事,都应该由孩子独立去完成,一不用父母催促监督,二自己要有主动的态度。
如何检验成果?
课上是否认真听讲,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愿意主动问问题?
在学校,是否能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
生活是否有条理,独立完成自己的生活起居?
第二,是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一、按时作息。
这一点很重要,也是将来需要长期坚持的一个习惯,对孩子增加足够睡眠、长身体、增加第二天学习有充足的精力,增强学习效率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些父母甚至直接采用晚上9点,需要睡觉的方法,作业没写完自己去挨骂去。
这一习惯的养成,对治拖延症也很有作用。
二、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
正确的握笔姿势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肌肉,对写出好字,增强写字速度也很关键。
正确的坐姿很重要,长期坐姿不对,容易影响孩子骨骼发育,造成脊柱弯曲、驼背等症状。
三、自己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孩子已经大了,不应由父母包办一切,要不孩子总是一个“小皇帝”,“小公主”,应该学会自己的事,自己负责。
四、专注、认真。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刚上小学,还比较调皮,静不下来,写作业也是三分钟热度,不专注,实际上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应该允许孩子“动”,实际上这个年龄的孩子,只要能静下来15~20分钟就已经很好了。
父母也不用把孩子箍在书桌前太长时间,这是在和人的生理特征作斗争,赢不了的。
五、按时完成作业。
这也是一个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很多习惯的养成,也非一日之功,父母应该多些耐心,帮助孩子,给孩子成长的时间,逐步养成即可。
如果从上面这些内容来看,幼小衔接就有些难了。其实难与不难,都是事在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