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前夕学生们都会做很多的模拟题或者是推测题,对于学生来说这既是熟悉题型也是拓展知识的渠道,因此学生们要认真对待,下面伊顿教育一对一辅导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高考作文推测:命运共同体、《流浪地球》和紫禁城上元之夜所呈现的家国情怀分享,有需要的学生可以参考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年3月,“人类命运共同体”入宪。“命运共同体”成为年度流行语。
2019年2月,电影《流浪地球》讲述在人类共同家园——地球的生命危在旦夕时,中国人民团结协作,用智慧和生命守护地球的故事。影片以科幻形式展现家国情怀,引发数亿观众共鸣。
元宵节之际,故宫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热情的游客不但“秒光”预约门票,还挤“瘫痪”了门票预售系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和思考呢?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责任担当:认同、国际理解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人文积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审题
限制性
1.写作切入点的限制性。“以上材料,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和思考”,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分别是“命运共同体”入宪、《流浪地球》以科幻形式表现家国情怀,“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门票预售系统被挤瘫痪,分别从政治、科技、文化角度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表现了新时期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认同意识。考生的“联想和思考”不能脱离“以上材料”,要从现象深挖本质,若只抓住关键词“命运共同体”“家国情怀”“传统文化活动热”来谈,则可能偏离题意甚至陷入话题作文的写作误区。
2.价值取向限制。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新时期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认同感,考生对此要有正向的评价,负面的认识均违背命题人的意图。
3.思维层面的限制。考生要能抓住三者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进行深度思考,深度挖掘其与传统文化的关联,思考背后的文化认同和认同意识,切不可断章取义。
4.文体的限制性。引导语要求考生“联想和思考”,表达“看法和思考”。“联想”偏感性,“看法”和“思考”偏理性,文体指令更偏向理性思维,如果要表现思考的深度,则更适合写议论文。
开放性
1.写作角度的开放性。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新时期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认同感,三个角度各是一个切入点和侧重点。针对传统文化热,可以分析形成此现象的原因,如大国的崛起,让我们找到了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的基因浸润国人的灵魂,成为我们共同守护精神家园的强大力量;中国传统文化热,是因为中国文化中和衷共济、互利共赢的理念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也可以谈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时,应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如何让世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思考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要如何通过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国际认同。亦可以理性分析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热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如何让传统文化热不成为哗众取宠、附庸风雅的作秀,而成为国人真正的精神支撑。总之,只要不离开命题指向,考生可以见仁见智。
2.联想和思考的开放性。在具体写作时,可以联系经典中和衷共济、互利共赢、开放包容、仁者爱人的思想;也可以联系社会现实,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宝藏》《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的火爆状况;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的兴起;中国电影如《战狼》《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等的高票房和好口碑;中国风的歌曲、中国元素的设计风靡一时的现状。只要切合材料,思考深入,这些选材都符合题目要求。
解题
本题是社会热点类多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要求考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考查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意识、社会参与意识、认同意识和理性思维能力。从立德树人层面看,本题考查考生的人文情怀、人文积淀,家国担当、国际认同,引导考生关注时事,勇于担当,做有文化自信的新青年,能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从思维上看,考查考生对时事热点的理性思考,引导考生深入地认识社会时事。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扬“家国情怀”之帆,渡“命运共同体”之船。
2.大国崛起,撑起了文化自信。
3.传统文化,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4.以文化凝民族魂,以情怀立世界威。
5.展中国魅力,促世界发展。
6.新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7.传承文化,更传承精神。
偏题立意:
1.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命运紧密相连。
2.科幻片的里程碑。
3.传统文化热,元宵佳节闹元宵。
4.拯救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