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计划这三项特殊招生方式都是近几年高校选拔人才的新型方式,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参加考生也可以获得的录取,增加进入学校的几率。那么,这三种招生方式有什么区别?从招生对象上来说适合什么样的考生?考试、录取模式是什么样的?下面,伊顿教育小编为你解读!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侧重选拔学科特长突出、具备创新潜质的人才。各高校报考条件虽不同,但通常可分为以下四类:
1、在领域具有学科特长,在各类比赛及竞赛中获得奖励的考生;
2、高中阶段学业成绩居年级前列、品学兼优、综合素质的的高三毕业生;
3、高中阶段在科技创新、发明方面有突出表现并获得奖励的考生。
4、以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或专著的考生。
如果学生成绩很难到一本线,也没有特别的奖项或极为突出的单科成绩,那么希望通过这项考试突出重围会很困难。
如果学生有很明确的意向,按照平常分数考入理想学校有可能冲入,但很难进入理想,那么自主招生就是一条捷径,帮你进入希望的。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侧重选拔综合素质、品学兼优的学生。例如,北大“博雅计划”选拔的硬性指标是基础学业成绩。清华“领军计划”的要求也是综合成绩排在年级前列。
综合评价各高校的报考条件有所不同,根据往年情况来看,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1、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有所要求。这一要求普遍体现于大学、复旦大学等招生范围面向本省的高校。
2、对高考成绩有所要求。
3、对社会实践活动或社区服务有所要求,这类高校较少,且大部分属山东地区。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是部分省份实行的综合评价模式,每年有新的高校参与这种招生试点。这一评价模式将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高校的自测评估成绩、高考成绩按照比例折算成综合分,较后按照综合分择优录取的方式。
总体而言,综合评价的招生条件有别于对各种奖项设有严格限制的自主招生,侧重考生综合素质。
高校专项计划
高校专项计划,即“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是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政策,例如,北大“筑梦计划”、清华“自强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根据上述要求确定。招生任务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安排招生计划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
就往年情况来看,参加高校专项计划需同时具备三项条件:
1、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
3、本人具有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并实际就读。
以上条件考生需要全部满足,高校若有其他条件,以较终公布的简章为准。农村专项对考生的有严格限制,需要是规定的实施区域类的农村籍考生,实施区域由相关省(区、市)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