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小的时候,教育孩子遵守规则是重要的,家长们需要让孩子知道,理性的爱是建立在规则基础之上,没有无原则无底线的爱。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今天伊顿教育云南昆明一对一辅导小编为家长们搜集整理了不同时期引导孩子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家长们提供帮助。家长如何为孩子建立理解和接受遵守规则的意识?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仅供家长们参考。
现在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包括社会教育,都普遍没有让个体理解爱与规则的关系。结果导致个体不愿意被规则、纪律或法律约束时,便会错误地理解为自己被伤害了,被剥夺了原本属于自己的自由。在错误的认知面前,肯定两者会有冲突,但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个体清晰地理解爱与规则的关系,并自觉遵守规则约束。
规则是什么?应该从小教孩子去理解和接受遵守规则的意识。
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法律、制度或章程,从而确保在不同空间或场合里的正常秩序。如制定的法律,是为了确保每一位公民守法的前提下,让社会秩序得以稳定,让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如学校规范的纪律,仅拿上课来说,则是为确保每一名学生能够在遵守纪律的前提下,让老师能够专注于教学,同学之间不会被干扰。再如家庭制定的规则,则是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遵守约定的行为准则,确保家庭拥有良好的生活秩序。如果个体在不同场合里违反了规则,对他人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就需要要接受规则的惩罚。
规则与自由是一对矛盾体,没有规则限制的自由不存在,需要要让孩子清楚。
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至少要经历三个反抗期:2-4岁的第一反抗期,7-9岁的第二反抗期,12-16岁的第三反抗期。在这三个反抗期里,孩子之所以反抗恰是为争取自己想要的自由,而不断挑战规则,试图冲刺规则约束。但是在一些家庭里,很多家长却不理解孩子的反抗行为,认为孩子难管,认为孩子太烦人。事实上,你压根就没有教孩子明白什么是规则,与规则相响应的自由有哪些。我举一个例子,如小学生课后要完成作业,这既是学校对学习的规定要求,也是家庭规则的一部分,如果孩子完不成作业,到学校要受到老师的批评或惩罚,在家里同样也要受到父母的批评或惩罚。如果正常完成了作业,并且写的很好,就能得到表扬,就能马上享受活动的自由。家长得给孩子讲清楚啊,不然孩子真不知道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甚至认为你干涉了他的自由。
理性的爱是建立在规则基础之上,没有无原则无底线的爱,这也应让孩子清楚。
有一句形容缺乏理性的爱叫“孩子还小呢,犯点错,没啥,大了就好了。”这句话恰是把爱给扭曲了,用一种错误的认知去理解爱,并且去给孩子施爱。有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有一个秩序敏感期,一般在2-5岁左右。在这个阶段里,孩子对大人的心理依赖重,特别需要心理安全感和保护。而为了安全起见,避免孩子因为不遵守规则而造成意外受伤,甚至是丧命,家长需要要教孩子学会遵守规则。此时,孩子父母或幼儿园的老师就是在以爱的名义去教孩子认识并理解规则。然而,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很残酷,很多家长,包括家里的长辈们,都把给孩子的爱出了原则与底线,变成溺爱、宠爱和纵容。当孩子在不断冲刺规则安全保障线后,不仅会小错不断,慢慢还会酿成大错,直到将来的违法犯罪。
结束语:爱是每一个幼儿生命的需要,如同呼吸新鲜空气一样。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潜规则不在此列,不赞同家长教孩子潜规则),就是家长爱孩子的表现。如此浅显的道理并不难懂,而真正制约实践则是观念与理智。老一辈常讲:严是爱,松是害。实则就是指让孩子严格遵守不同空间与场合的规则,让孩子在规则允许的安全空间里享有相对的自由。
如果让孩子明白了这些,他们就愿意去主动遵守规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