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意识,能够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父母和长辈的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影响了孩子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遇到事情总想着依赖他人,而自己没有积极的想办法,缺乏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从小要培养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孩子有权利自己决定个人的事情。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意识,让孩子产生我能行的心理暗示。
二、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遇到困难,鼓励孩子要积极的想办法解决,勇敢的承担自己决定的事情后果。家长不作过多的干预,只是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和建议,引导与示范。
三、表扬要具体且适当
对孩子的表扬不能仅仅简单的用你真棒来表述,要对孩子的具体行为表现给予积极肯定,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与合理的建议。
四、正面自己的错误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要表示出自己的心情和对事情的看法,正面的指出孩子的错误,而不要对孩子进行否定,以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更不能护短,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经得住困难与挫折。
五、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以积极平和自然的生活状态与孩子互动,用自己的状态来影响孩子,培养孩子的健康心态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引导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宣泄不良的情绪情感,转化消极的情绪,积极乐观的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懂得扬长避短。
六、给予孩子独处的空间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当孩子遇到烦恼而不愿意与家长分享时,要给予孩子的空间和时间去宣泄。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烦恼,不取笑孩子,用同理心理解孩子。
相信内心强大的家长会培养出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