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越来越近,很多考生和家长都比较关注各的报考和学习情况,下面伊顿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核工程与核技术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院校分享等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到各位考生,一起来看看吧!
核能是21世纪人类先进能源的主要支柱之一。在我国,能源缺口约3亿吨标准煤,核电成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和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核技术的运用日益广泛,如能对医疗、卫生用品进行消毒和灭菌等。然而,核能是把双刃剑,给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毁灭: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制造的恐慌阴影至今仍笼罩在人们心头。由于核能技术的这种特殊性,我国各高校开设的“核工程与核技术”涵盖的知识面宽、知识密集、技术同步,且自动化程度极高。
培养目标
核工程与核技术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及核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p#副标题#e#
培养要求
本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核技术的基础理论,受到核工程、核技术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从事核工程、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知识领域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核技术与核工程等基础知识;
3、获得核技术、核工程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核物理、核反应堆、核能与热能动力装置、热工设备等
实践教学
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实验
核电子学、核物理、核辐射测量、核电站模拟、反应堆控制等实验等
院校分享:
核工程与核技术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目前众多院校有开设的课程,但略有侧重。比如,西交、上交擅长热动,核工里面关于反应堆的课就要多一些;哈工偏舰船;南华偏探测与防护;成都、东华理工重点在采矿和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