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高考列车已经结束了,中考大军也已经接近尾声。将会有很多同学升级成为一名高中生,或者高三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同学们将面临许多变化。而受这些变化的影响,很多学生可能会适应不了高中学习,导致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过去的尖子生变为后进生。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初升高衔接的三个变化:
一、知识的变化
初中数学知识少、浅、容易、面窄;高中数学知识多、深、难、面宽。虽然广泛意义上来说,高中是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提升。但是高中有的新知识,比如排列组合,比如向量等内容。
如初中学习的角的概念只是“0—180°”范围内的,但现实当中也有720°和“-300°”等角,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含正、负在内的大小角,也就是高中的知识很多直接刷新初中的认知,给一个新的定义域包装。比如初中一个负数开平方无意义,但在高中规定了i2=-1,就使-1的平方根为±i。即可把数的概念举行推广,使数的概念扩大到复数范围等。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重点分析下知识区别。
1.知识的数量剧增
高一整个要学4-5本书,高二还有3本选修,也就是较起码两年要学8本书,8本书学习不到2年的时间,因为高二的下半学期陆续进入一轮复习开始备战高考了。
2.知识更具独立性
初中知识的系统性是比较严谨的,给初中的孩子们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因为它便于记忆,又适合于知识的提取和使用)。但高中的数学却不同了,它是由几块相对独立的知识拼合而成(如高一有集合,不等式、函数的性质、指数和对数函数、指数和对数方程、三角函数、数列等),经常是一个知识点刚学得有点入门,马上又要有新的知识出现。
每个章节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联系还是隐秘的,所以需要大家在学习的时候更细心认真,并且尽量的报个补习班吧,不要觉得自学可以的呢,因为高一一上来要学的集合就是抽象的,并且会把初中的很多知识衔接结合起来考察,很多同学一入高中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做题,一做题就蒙住了。
二、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通过教师课堂较慢的速度,争取让同学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课后老师安排作业,然后通过大量的课堂内、外练习、课外指导达到对知识的反重复复理解,直到学生掌握。
而高中数学的学习随着课程开设多(有九门课学生同时学习),每天至少上六节课,自习时间三节课,这样各科学习时间将大大减少,而教师安排课外题量相对初中减少,这样集中数学学习的时间相对比初中少。
此外,学习方法的差异还体现在模仿与创新。初中学生模仿做题,他们模仿老师思维推理较多,而高中学生有模仿做题和推理思维,但随着知识的难度大和知识面广泛,学生不能全部模仿,即使学生全部模仿训练做题,也不能开拓学生自我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业绩也只能是一般程度。
现在高考数学考察,旨在考察学生能力,避免学生低能,避免定势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初中学生大量地模仿使学生带来了不利的思维定势,对高中学生带来了保守的、僵化的思想,封闭了学生的丰厚创造精神。如学生在解决,比较a与2a的大小时,忘记考虑正负情况还有0的情况,这就是高中分类与讨论的简要的标准,这也是绝大部分同学的短板。
三、学习能力的差异
初中学生自学能力低,但凡考试中所用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在初中教师基本上已重复训练,老师把学生要学生自己高度深刻理解的问题,都集中表现在他的耐心的讲解和大量的训练中,而且学生的听课只需要熟记结论就能够做题(不全是),学生不需自学。
但高中的知识面广,知识要全部要教师训练完高考中的习题类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较少的、较典型的一两道例题讲解去融会贯穿这一类型习题,如果不自学、不靠大量的阅读理解,将会使学生失去一类型习题的解法。另外,科学在不断的发展,考试在不断的改革,高考也随着的改革不断的深入,数学题型的开发在不断的多样化,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