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每年高考在考生填报志愿时,如何从为数众多的高校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来学习是一个困扰考生和家长的难题,而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树立“人校匹配”的思想,走出“有什么分数上什么大学()”的盲信、盲选误区。下面,是给考生和家长选的三步骤建议!
第一步,分析考生个人及家庭的特征和需求。对考生而言,中学阶段的学习基础、兴趣及活动经历,个人对未来求学的地域偏好、职业兴趣、毕业期望等都会影响到其对大学及的选择。就考生家庭而言,是否是第一代大学生家庭、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类型、家庭的经济与社会资本、父母对子女未来的学历期望、父母对子女未来的就业期望都会左右考生及家庭对大学以及的判断和选择。
第二步,深入了解目标高校及目标。对大多数考生及其家庭来说,中国的大学不仅“千校一面”而且貌似“黑箱”,人们仅能从网络及新闻报道中获得关于大学的片段信息。那么,考生及其家庭还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来增进对目标高校、目标的了解?
❶ 进入高中就应展开对目标高校、目标的寻找。严格来讲,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不是高考前后这一两个月就能完成的事情,它是一个经过长期思考、探索的过程;高中3年的学习,不仅为求得一个好分数,更重要的是学校和家庭从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思考“我喜欢学什么?我将来适合做什么?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从促进学生毕生发展的角度来讲,对职业认知与兴趣的培养,应该提前到小学和初中阶段,遗憾的是,我国中小学校普遍缺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设置,这也是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常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的重要原因。
考生及家长应小心两个误区。误区一是盲信排名。国内掀起一股大学介绍热,各类高校综合排名以及排名层出不穷,比较有影响的排名有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12年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民间排名有武书连中国大学介绍榜、中国校友会网排行榜等。不过,目前的各类高校及排名,因为评价方的目的不同、指标各异、方法有别,排名结果不尽相同甚至相互矛盾,社会各界对此也表示质疑和批评,所以各类排名仅可作为志愿填报中的信息参考,考生及家庭对此切不可盲信,更不可据此进行盲选,替代自我分析。
误区二是对口就业。在年年都是“较难就业年” 的当下,大学生很难在毕业之际就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对口工作,毕业生们愈来愈感到学什么不等于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不等于就能做什么,人才市场需求的波动、个人社会资本网络的多寡有时更能决定毕业生的较终去向。
❷ 在大致确定目标高校、目标范围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开展实际调研。例如,利用高校开放日、高考咨询日等机会,提前到目标高校实地考察,了解目标的招生标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毕业去向等信息,同时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校园氛围。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到目标高校的在校生、毕业生,了解他们对自己所学的感受和评价,分享他们对母校的印象。
第三步,实现考生与大学、的匹配,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特点又有可能被录取的大学及。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描述一个人人格的另一种方法,当学生的自我兴趣类型与所在大学、所学相匹配时,学生在就读期间可以较大化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不像其他学生一样,仅仅挣得一个说得过去的学分绩点。但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是一个不断妥协的过程,在考生与学校及难以达到完全匹配的情况下,尝试寻找相邻、相近的学校和,这样的“人校匹配”结果往往是一个匹配组合,按照匹配程度由高到低,形成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的较优选择以及若干次优选择,可以到优志愿测试,根据性格匹配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