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教育部考试中心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对各地高考试题的评析,并对其中一部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今年的亮点也许就是明年的考点,就让我们一起看看,2017高考中的哪些试题被认为“出得好”,2018年又会怎样出题呢?各学科的考察重点又有哪些呢?
考查重点:社会主义价值观
增强“向心力”,树立“四个自信”
太长不看版:
四个自信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今后的高考将更加凸显“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
语文的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政治、历史、地理试题的背景材料,将更加侧重从文学作品和历史、现实积淀中,精心选粹饱含人文精神与时代气息的素材,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西安伊顿精深的文明,感受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深厚的内涵。
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学科的名篇默写中,荀子《劝学》、曹操《观沧海》等呈现出自省好学、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
古诗文阅读中,赵憙忠于职守、忠于、勤政爱民,许将为官有方、护国有节,他们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楷模,在当下也是立德树人的榜样。
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坚持价值引领。一方面,注重从生活中选取典型事迹,感染触动学生,另一方面,又聚焦大事、社会热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性分析社会现象,达到情感与理智的交融,坚定理想信念。
2017年高考历史学科着重考查唯物史观,通过古今中外对比,指引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如Ⅲ卷40题,以郑成功收复台湾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收复台湾的意义,体现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
2017年高考地理学科注重通过人地协调观,传递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如Ⅰ卷43题以“中国较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为例,要求学生思考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传统古民居和村落的保护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好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017年高考其他学科也在试题中全方位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如数学、理综以前人智慧和贡献、我国科技进步为素材设计试题,弘扬我国历史文化、展现发展成就;英语渗透中外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国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