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天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李商隐的这首诗《天涯》写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那一年,卢弘正病逝于春日的,就是那个春天,李商隐的伤痛,有了较直接的出处。
李商隐在的时候,卢弘正待他有知遇之恩,提拔他为节度判官加侍御史之衔,就是这份信任和对李商隐的倚重,让李商隐对他有一份沉甸甸的感激之情。但是他还来不及感恩,卢弘正便去世了。
当时的李商隐心底,那感觉犹如初生的朝霞还来不及照亮这明媚的春光,眨眼间就已经变成了一片残阳,剩下的都是满目的日薄西山,凄凉和无奈之感。
就是在那个春天,李商隐在卢弘止幕府,写下了这首《天涯》:
春日在天涯,
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
为湿较高花。
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在繁花似锦的春天,我独自沦落天涯。看着远处红日西坠,心中别有一番滋味,难以倾诉。如果枝头上的黄莺儿也会啼哭的话,它的眼泪应该打湿了树上较高处的那朵花。意境深远,简洁普通的诗中却蕴含着不一样的韵味。从中感觉得到,李商隐对于人生的无奈,和对人生的失望悲哀之情。
张彩田的《玉溪生年谱会笺》点评《天涯》:
春日天涯,点时点地。日又斜,府主又卒也。较高花,所指显然。
清代学者冯浩在《玉溪生诗笺注》一书中说:
田兰芳曰:一气浑成,如是即佳。杨守智曰:意极悲,语极艳,不可多得。
清代诗人屈复在《玉溪生诗意》中也高度赞扬:
不必有所指,不必无所指,言外只觉有一种深情。
李商隐的这首诗的高明之处,简洁明快,不用典故。李商隐的诗特别难读懂和解释,有些诗可以做成多种解释,解释起来也往往因人而异。较出名的就是那首《锦瑟》,全诗通篇都在用典。而这首《天涯》是李商隐的诗里较少数的不用典,且言语浅白的一首诗。
这首诗另一个高明之处,在于托物言志,充满隐喻。“较高花”指的是诗人自己。树上较高的花因为无人庇护,遭受风吹雨打,这与有才华抱负而潦倒终身的诗人命运相似。“莺啼有泪”实际上是诗人自己的眼泪。离家远游,漂泊无依,也只有自己才能够可怜自己了。
李商隐这一生就是一个生不逢时的错误。他自身的才华和品德就像春天里秀挺的绿树,但是时运却置他于贫瘠坎坷的天涯孤旅。
少年时的李商隐恣仪俊雅,才气夺人,却早早失怙,缺失了亲情的温暖照拂,他的恩师令狐楚因为爱才而亲自传授李商隐四六文的写作。同时又有许多欣赏他的才华的人的看重他的人施恩与他,但是这些对他好的人不是被贬到别处就是纷纷的去世,只剩下李商隐独自摇曳在这个世上,独自的品位这乱世的凄凉。
《天涯》这首小诗,更是增添了诗人的失落之感,悲哀之情。失望、失落的情绪之中,是他对时代和个人前景的忧虑,如同春天的一曲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