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有需要提前学习拼音吗?为什么?
小学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8-08-15 16:21:02

  现在的小学一年级教材都把拼音移到后面了,学龄前的儿童更没需要学习拼音了。

  其实 拼音法学习汉字,是当今语文学习中较大的误区,

  虽然教育主管部分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在小学语文教材上开始改变,先学汉字,再学拼音,识字从天地人、我你他开始,拼音没在放在第一位,是好的苗头,但也只是形式上的改变,汉字学习方法的实质,没有太大的变化。

  并不是要抹杀拼音的作用,反而认为,解放后,拼音法的推广,对中国人的扫除文盲,起到很大的作用,后面在计算机处理方面(特别是汉字输入)发挥着作用,但现在它帮助识字的历史使命基本已经完成,应该回归到次要的位置。用拼音语言的方式学习汉字汉语,弊端已经显现。

一年级学生有需要提前学习拼音吗?为什么?

  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沟通用的文化信息载体符号,它具有“形、声、义”三种属性。严格区分“文字”和“语言”是有差异的,“语言”是以“声”言说,“文字”是以“形”记录。世界上除了汉字,其它语言都是拼音文字,而拼音文字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形、声、义”合一,一维线性信息语言文字,严格来讲拼音文字只是语言,其“说”和“写”合二为一,其文字是语言,其语言也是文字,其字母形在拼音单词中只是构成“形”和“声”而并没有特别单词义。

  拼音文字就象流水一样,历史长河的流水,下游的水与上游的水是不一样,现代的人读不懂他们祖先的文字。

  中国汉语与世界上其它拼音语言不同,汉语是三维立体信息语言,汉字中字“义”由二维平面表意文字“形”和一维线性表文字“声”构成表达,以“形”表文字义,以“声”说言语声。这是汉语独具的优势特点,也是成就中华几千年文化传承延绵不断的根本原因。

  正因为汉字是表形文字,在过去2000多年时间里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因为读音的不同而改变其形,中华大地上虽有方言很多,相互可能听不懂,但也不影响国人之的沟通。即使100多年之前东亚地区,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大量使用汉字,即使彼此语言不通,但都可以通过写字而彼此交流。

  也就是说,语文的是文字,语言(拼音)只能是辅助的,只有理解了汉字中的字义,才能打好语文的基础。

  拼音识字法,说白了就是用拼音语言方式学习汉语,具体点就是用学习英文方法学习汉语,用单词法学习汉语。

  也就是说,学英文的方式,基础是单词,如:手臂、手套、山羊等。

  而中文的学习,基础是单个的汉字,如果也按上述单词的学法,需要重复学习许多遍才有可能学会。

  但恰恰是这种重音不重形的拼音单词式学习方法,让汉字学习变得更困难,也造成中国国内的语文平均水平是历史较低点。

  现在的语文学习法(包括小学教材),把字,词是分割开的,比如: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初级掌握100个单词,桌子,椅子,房子,孩子就是四个单词,单词学习法,实际也是拼音文字的学习方法。

  而实际上,桌、椅、房、孩四个汉字就表达了,也就是说,单个汉字,本身就是词,并且从理论上讲,两个汉字之间都能组成词,100个汉字理论上能组成上万个词。比如:学会了一、人两个字,就学会组词一人,人一;学会一、人、天、地四个字,就有了一人、整天、一地,人一、天一、地一、天人、地人、人天、人地、天地人等许多组词自然就会了。

  只要两个字组在一在,用得多了,约定成俗了,就成了现代汉语的词了,比如:同志、革命等都应该是五四之后才出才出现的词,现在网络上创出不少新词也是如此。

  事实上,想大规模识字,又能理解字义,回归汉字图形文字的源头,明白造字原理,才能开启识字旅程。

  儿童识字启蒙时,只有在识字的同时,还能理解字义,汉字之间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决定这种关系的逻辑是什么?有些字相互能组词,有些不能,有字出现正反两种意思,有哪些规律可寻。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孩子马上就要上三年级了,拼音不好怎么办? 下一篇:一年级学生上寄读学校有哪些不好的影响?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 暂无内容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