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的本质看家庭教育:青春期教育孩子的七大误区!家长来看看你中了吗?
家庭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7-08-11 13:11:03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心理比较强烈,逐渐开始和家长对着干。很多家长在孩子处于青春期是,都采取了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导致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心理更加严重。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父母要给于孩子足够的爱,教会孩子感知爱与幸福,而不是带给孩子压迫、打骂。来看看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都走入了哪些误区。
 

从教育的本质看家庭教育:青春期教育孩子的七大误区!家长来看看你中了吗?
 

  ❤ 记住三句话

  第一句话:你的责任就是你的方向,你的经历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格就是你的命运。

  第二句话: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第三句话:美好是属于自信者的,机会是属于开拓者的,奇迹是属于执著者的!

  你若不想做,总会找到借口;你若想做好,总会找到方法!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们对自己的觉察体验有多深,就会有多谦卑。看见孩子的前提,是先看见自己。要成就孩子,先成就自己。所以做温和而坚持的父母,不仅是对孩子的教育原则,而且也是一份人生态度。

  ❤ 青春期教育7忌

  1、忌从学习入题

  比如我有个家长,就告诉我,回家以后自己问孩子什么,孩子都不搭理自己,不言不语。

  我问这位家长,你都是问孩子什么了?她说;我都是问今天作业多不?

  同孩子交流,家长不要老以作业和学习成绩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有压力,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只盯成绩单更会破坏亲子关系。

  交流时,家长可以先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谈正事。也可以从家事入手,然后可以问孩子今天学习累不累?今天班级里有没有什么发生什么好玩的事?

  家长不要只盯着孩子的成绩。

  如果你只盯着成绩单,就会忽略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心理成长,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也会破坏你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

  有位爸爸每天有4问: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自己经常问到)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极少问到)

  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较少问到),

  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很多时候是孩子要求爸爸来帮忙)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女儿,增加她的自信心;

  第三个问题是让她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

  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

  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关爱关怀在里面,事实上也证明很有效。#p#副标题#e#

  2、忌命令性语气

  “你应该”、“你需要”、“你懂什么”之类的话是不少家长的口头禅。

  建议家长们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少说这种话,内心认为自己已是大人的孩子不会接受这命令式的口吻。

  举个例子,告诉孩子,商量与命令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比如“把书拿给我,好吗?”和“把书拿给我!”。

  还有,告诉孩子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例如你想要孩子小心一点,你可以说“轻轻地拿起那个杯子”,不要说“不要把杯子打坏!”孩子的危险意识不强,因此,他们会做出一些可能会产生危险后果的行为,发现后,父母应要好好地和孩子沟通,让他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

  比如说,孩子放学后不回家,在学校、车区,路边或其他地方逗留,你要告诉他:“你回来晚了,爸爸妈妈会担心你出什么事了?担心你被被车子撞到,被坏人伤到。”

  3、忌不稳定情绪

  父母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因此,父母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让抵触情绪控制自己,特别是在孩子面前。

  如果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静后,再去同孩子交流。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确实毫无原因地产生抵抗行为,要冷静处理,不要让情绪化影响自己,也不要让事情激化,叛逆期的孩子缺乏理智,这样做对孩子、对你自己都是很好的选择。很多时候情绪紧张的孩子更易反抗。

  在孩子疲惫和饥饿的时候,就该让他们休息或者吃一些平常喜欢的零食,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而不是教他学习新东西或做事情。周围环境的变换也会让孩子紧张,反抗心理加重。

  比如,当孩子生病时,通常他们的情绪很低落,容易和父母对着干,这时父母应理解孩子,在他生病的时候不妨多宽容他们一些。要给孩子情绪找个宣泄口。

  教育认为,很多时候,孩子有意做出一些大人不允许的事情,是为了宣泄不良情绪或不安感。鉴于此,孩子再发脾气的时候尽量不再责骂或体罚他。

  4.忌不尊重孩子

  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

  在中国,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无比强大的对手,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的阴影之下,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别人家的孩子听话,别人家的孩子有出息,别人家的孩子有礼貌,懂事……这个没有确定的姓名,性别,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比强大的“”成了中国孩子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也成为了家长对孩子进行消极心理暗示,扼杀孩子快乐的有力武器。

  我们要记住,不要管别人家的孩子如何,教育子女是一个个性化行为,我们不能盲目模仿别人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而是应该慎重的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孩子的具体特点,教育目的,选择教育方式。

  每一个人,从他出生的一刻起,就具备了无二的特性,我们应该学习尊重这种特性,而不是把他变成一个简单的符号,比如儿女,学生,工人等等。我们需要看到,撇开这些社会角色,他们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独特的、有思想的、有感情的人。

  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自己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无大事,尤其是辛苦整天回到家里,对孩子与学习无关的倾诉并无热情和耐心。许多家长除了学习,对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人际交往几乎都不了解。

  曾经有个学生向我诉苦,因为胖,她在学校里被同学排斥,她心情很不好影响到了学习。一次考试没有考好,父亲对她劈头盖脸一通谩骂,她委屈地解释其中的原因,可是却被父亲粗暴地打断了,并且说:“考不好,还要为自己开脱,你要不要脸。 ”我给予她安慰和鼓励,称赞她是勇敢的好孩子,告诉她与同学相处的一些技巧,事后也与家长取得了联系,进行了沟通。当她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的时候,学习上的问题也立刻得到了解决。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认真倾听孩子的烦恼是多么的重要。

  5、忌不尊重孩子兴趣

  一旦孩子有了某种与“成绩增强”无关的兴趣,大多数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马上加以禁止。

  这种做法有可能把孩子推到你的对立面,兴趣是较好的老师,它促使孩子自己去钻研,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比如,孩子喜欢阅读、爱看杂书,家长就应该保护他的阅读兴趣,尤其是在寒暑假,要支持、鼓励孩子多看各类书籍。#p#副标题#e#

  6、忌不换位思考

  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比如,我就很理解孩子的叛逆,因为我小时候叛逆也很厉害,母亲给我买了较流行的蝙蝠衫,我却一点不喜欢,硬是自己买了一件老婆婆才会穿的衣衫。而且,一个星期都不理她,不喊娘,见了她还会摔门而去。

  现在看来,那时候的我是多么的可笑,但是,这不表明我就是较不孝顺较不懂事的孩子。现在的我,是大家公认的较孝顺父母的那个。

  所以,如果理解孩子的叛逆,就会更利于教育叛逆期的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我们就不再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对立面,而是学着站在孩子的立场,用心去体会他的感受,找出孩子产生抗拒心理的原因,再想办法解决。

  7、忌不允许孩子犯错

  是人就会犯错误,何况是孩子?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肯定难免,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

  不知道大家听过渔王教儿子捕鱼的故事吗?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个捕鱼的人拥有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渔王”年老了的时候苦恼,因为他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却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较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较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较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较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捕鱼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那些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

  对每个人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渔王教儿子捕鱼的故事给我们启示:有时候,人们从失败的教训中学到的东西,比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还要多。无论什么样的失败,只要跌倒后又爬起来,跌倒的教训就会成为有益的经验,帮助人取得未来的成功。

  还有,当发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的确发生问题时,当孩子存在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较好的方法是及时寻求医生和心理人士的帮助,千万不能听之任之。

  在我们21中,有的心理老师,他们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 对孩子有针对性进行辅导。班主任一般都会结合班级活动开展心理活动,利用主题班会或班级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会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我们每个家长也要加强家庭教育,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发展。建立平等、信任的新家庭关系。

  家庭是学生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父母应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在心理、行为方面尊重孩子,不走极端,并以身作则,率先示范。

  同时,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

  纪伯伦在《先知》里说:“孩子不是你的,是鲜活的令人敬畏的生命,成长经历里被人撕破脸,要脸就不能要命了。”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家庭教育
上一篇: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什么是成功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秘诀~ 下一篇:亲子关系应该如何建立?要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父母需要给孩子这5种权利!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 暂无内容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