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阶段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学习心态?高三之前都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高中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7-09-07 16:27:45

  其实,学习这件事也是要有点远见的好,因为早点具有高三意识,早点纳入高三的快车道,早点用高三精神鼓舞起斗志。让浮躁、拖拉、得过且过离我们远去,打造高二精神。在这里,诚心诚意地告诫同学们:把高二这一步走好。因此,家长要在考生上高三前告诉孩子这几件事:

高二阶段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学习心态?高三之前都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1、引导孩子明白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除了高考,高中阶段的考试,目的都是为了查缺补漏,发现自己的不足(看看在哪些方面还不够扎实,那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做题是否符合规范等等),然后进行针对性地学习和增强。

  家长要正确认识到,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和引导孩子找出考试所暴露的问题,比如努力程度不够、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习惯上存在问题、不会科学用脑学习效率不高等,然后引导孩子自己了解自己→自己发现自己→自己肯定自己→自己越自己。

  当家长发现孩子的考试成绩出现下降趋势之后,首先,不要过分去关注考试分数,而要引导孩子分析自己“考试成绩下降”的原因。不仅要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方法,还要找出进一步增强的措施,切实做到查缺补漏,以达到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率学习。

  2、用好课本,不补课也能把成绩赶上来

  课本是一课之本,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和根源,同时也是试题答案的来源,所以我建议他把课本仔仔细细看一遍,只要他把课本上基础概念透彻理解了,同时也把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纵横向串连了起来,那么我相信他的成绩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大幅度的增强的。

  看课本的时候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争取把课本上的例题按照相应的解题规范解答一遍,这样他就可以达到增强成绩的目的。

  下面把读课本的方法告诉大家,供高中生参考:

  第一,读课本应该注意知识的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特别要集中力量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人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同时要找出知识疑难点。

  第二,读课本,画出方法(研究问题的方法)。疑难点在课本里,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在研究解决各个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而且一些典型的、常用的方法还会在书中多次反复出现,阅读课本时应该多留心、多揣摩,逐步加深对研究方法的领会。

  第三,每一门学科的知识点都是有特点的,看书时全明白,合上书后又怎么样?做题时能不能运用?这都需要知识点在脑海中落实到位。每看完课本的一部分,不用课本能不能了解里面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这很重要。基本概念需要正确的理解,要把较细致的地方搞明白,虽然数学、地理、历史、政治都很重视整体的知识架构,但较基础的还是一个个知识点,只有把一个个知识点扎实掌握了,那么你也就会“一看见题目就知道怎么做”了。

  第四,要做到以书为主,以题为辅。看书时要注意我们在平时的联系和考试中,错什么补什么,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知识点,不要排斥滚动式的知识点复习,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还要反复看,这样逐渐就能演变成板块式的知识点,形成整体知识网络。

  第五,掌握知识点不是单纯指看书背下来,而是掌握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的联系和应用。看书时能懂,合上书就忘记是不行的,将课本中内容在脑海里反映出来才可以。

  第六,分析比较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用弄得太复杂,比较的方法很多,比如图形法、列表法、图标结合法等。锻炼自己的发散思维和知识点的迁移能力。做这项复习时靠的是归纳课本总结方法,而不是靠大量做题。

  第七,读书的时候多总结,然后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把问题都写下来,然后再逐一解决问题,同时做到一边看一边自己列提纲,把每章每节的主要内容都写下来,这样有助于理清脉络,顺畅思路。只要你把课本上的知识点梳理、理解和消化了,那么你的成绩也就自然而然的增强了。

  第八,在日常的学习之中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关键点(比如词语、概念、定义、基本语法、逻辑、章法、定理、公式以及具体的运用和计算)尽可能烂熟于心,同时在学习、听讲、笔记时善于抓住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并把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达到加深理解记忆,灵活运用的目的。在用好、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再做相应的题目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做完题之后要思考总结解答这类题目的技巧,从而使自己有效掌握知识以及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

  3、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及复习方法

  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需要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是:耳、眼、脑、口、手并用,勤练习、多质疑、勤思考、重归纳、多应用,要注意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增加每天有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增强听课效果的一个重要策略。课前预习就是每节课前把本次课将要讲授的内容进行预习,初步熟悉课程内容,找到听课和理解的重点、难点、疑点,记下自己的困惑之处、薄弱环节,带着问题进课堂,以期在课堂学习中得以解决。

  2.课堂学习。在课堂上要尽较大可能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尽可能使自己保持积极的听课状态,对于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疑点要认真思考,通过听讲来解决预习时提出的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通过听课检查和锻炼自己的思维。并且不要满足于老师的思路,应多思考一下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或可能。

  课堂的学习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一方面老师讲你听,另一方面通过把你的反应反馈给老师,使老师知道自己所讲的内容是否被你理解。因此你要积极地思考,认真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老师了解你现有的思维水平。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记下课文的要点、重点、难点,老师的解释、提示和见解,自己的疑问和理解。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灵敏的脑袋也无法抗拒时间的消磨。

  做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学习法,它可以帮助你克服大脑记忆的限制,提示你回忆课堂教学内容。但是做笔记不能成为对教师内容的机械复制,它同时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做笔记要取舍得当,详略适中,重点是老师提示的重点和自己不会的难点。

  记笔记的过程需要科学分配自己的注意力,针对科目的难易有所侧重:对于较难的科目,可以50%的时间听讲,50%的时间记笔记;对更注重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科目,90%的时间听讲,10%的时间记下提纲就足够了。笔记需要要做到层次分明,一目了然,才更有价值。

  4、不断复习可以有效的对抗遗忘

  课后复习。及时对听课内容进行复习,进行积极的回忆和需要的重新学习,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总体理解,减少遗忘。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刚开始遗忘得较多、较快,以后遗忘得较少。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可以采取适当的复习策略来克服遗忘,即在遗忘尚未产生之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所以,在复习时要注意复习的时间安排。

  根据有关研究,有效的复习时间安排是:

  第一次复习,学习结束后的5—10分钟。

  第二次复习,当天晚些时候或第二天。

  第三次复习,一星期左右。

  第四次复习,一个月左右。

  第五次复习,半年左右。

  平时开展复习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有意识地、有规律地、及时地操作。每学过一个知识单元,就应该做一次复习;每个星期都应该对本周的学习内容做一次复习;每一个月也应该对该月的学习内容进行一次复习。只有这样我们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学的好,哪里学的还有不足,然后及时做出相对措施来解决。这样做的较大好处就是考前的大复习会很。

  复习的两个重点环节,首要环节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较后环节的目标是解决问题。复习的目的就是要把不明白的、生疏的、遗漏的知识点搞清楚,是一个通过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高三考生沉迷手机的危害究竟有多大?看看云南2018届高三家长怎么说! 下一篇:高二进入高三前要做哪些准备?掌握了这两点就能早点进入高三的快车道!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 暂无内容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